目前分類:菜根譚 (11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不弄技巧,以拙為進

 老子說:「巧為拙之奴。」《焦氏易林》中有:「文巧舌敝,將返大質。」所謂「大質」就返巧為拙,這都是物極必反之理。

文章作到了極致,反而沒有話可說了。禪宗說:「悟了等於未悟。」就是這個道理。人對人對事,總應出於真摯的態度,和拙樸的言詞才好。古人的哲學認為巧者不堅而拙者永固,一件東西要是過巧過妙了,反而容易受外物所侵而破壞。

 【後集○九四】

文以拙進,道以拙成,一拙字有無限意味。如桃源犬吠,桑間雞鳴,何等淳龐。至於寒潭之月,古木之鴉,工巧中便覺有衰颯氣象矣。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然人心,融和一體

 人在春風和氣的雪夜裡,心境當然是澄澈的意界,自然是沖融無比,這時候天地造化與人心也可以說混合無間。

 古人只有賞雪而不喜雨的,雨雪同是由水所化,何以雪潔白而雨水泥濘呢?從這些可以窺見天心:雪是冷天的產物性寒無比,說明清淨潔白的性格都是寒冷的。所以古人賞雪是愛它清淨潔白啊!詩人大都是喜歡春天而討厭秋天,因為春風和暖而秋氣蕭條,其實春秋都列在四季之內。人們喜春而怕秋,喜其化育與滋生而懼其肅殺與摧殘,所以往往恭維人家都說「滿面春風,一團和氣」。

 總之,雨雪都是天降,而對人的喜忌不同,春秋都是季節而為人的好惡各異。足證世間的萬事萬物,都只是天心一時短暫的變化罷了。

 【後集○九三】

 當雪夜月天,心境便爾澄澈;遇春風和氣,意界亦自沖融。造化人心,混合無間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操持身心,收放自如

 白樂天的「身心任天造」,是宿命論的主張,反之,晁氏的「收身心」是為寂定,頗有佛家的風趣,放身心的如果能作到摩頂放踵而造福天下的地步,那就可以救人救世。但是收身心的如果能作到徹見自性體得真知,末嘗不可覺人覺性。

 最怕的是趨於兩極而失去中道;不是流為放任猖狂,像西晉的阮籍、稽康之輩的玩世不恭,就是枯寂厭世如小乘聲聞的學者們遁跡山林。所以,只有致中和之道保持身心,如器物的把柄在我手,收放自如則可免去偏於一端的弊病啊!

 【後集○九二】

 白氏云:「不如放身心,冥然任天造。」晁氏云:「不如收身心,凝然歸寂定。」放者流為猖狂,收者入於枯寂。唯善操身心者,(木霸)柄在手,收放自如。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機神觸事,應物而發

 在一切噪雜的聲音停止現出寂靜的時候,忽然聽到鳥的叫聲,在靜悄悄當中添上許多幽趣。古人說:「鳥鳴山更幽。」是何等有趣的景象呀!

 秋天時,滿地荒涼,無絲毫可觀之處,忽然看見了一枝花草,卓然獨秀在那兒挺放著,我們可看出天地有蓬勃的生機存在著。

 可見有性之天還沒有枯稿,一經觸動其生機,就自然萌發起來了。

 【後集○九一】

 萬籟寂寥中,忽聞一鳥弄聲,便喚起許許多幽趣;萬卉摧剝後,忽見一擢秀,便觸動無限生機。可見性天未嘗枯槁,機神最宜觸發。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了心悟性,俗即是僧

 無論是受世間塵累的纏轉而苦惱,或是由苦惱解脫而得到安樂,這都在於人的自心。果真心能徹底了悟,身體出入於屠牛之場、糟柏之肆,也無異處在極樂淨土。

 文殊菩薩曾在酒肆妓院裡宣揚大乘佛法,教化眾生,卻沒有絲毫的不淨或破戒的行為。反之如果內心不能了悟,縱令嗜好是如何清淨,以高尚的琴鶴為友或以欣賞花草為樂,內心邪惡的魔障仍然不得掃除。

 古德說得好:「能夠休止了自己的妄念雜慮,徹底了悟之後,就是塵俗的境界也愛成真淨的境界。反之,不能了悟,就是和尚也和俗人一樣。」

 【後集○八九】

 纏脫只在自心,了則屠肆糟廛,居然淨土。不然,縱一琴一鶴,一花一卉,嗜好雖清,魔障終在。語云:「能休塵境為真境,未了僧家是俗家。」信夫!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布茅蔬淡,頤養天和

 人間的苦樂不在於物質,而在於自己的心中。自己的精神衰弱,即使是在綺羅錦繡中起居睡臥,也感到不安逸暖和。反之,精神充沛,即使是睡在布被窩中,也能得到天地沖和之氣而心情愉快。

 在吃的方面,不一定吃了美酒佳餚就有滋味,如果真正了解飲食之道,即使是粗陋簡單的食物,吃後也能感覺得出淡泊的滋味無窮。然而,一般人衣服要穿綾羅錦繡,飲食要吃山珍海味,得不到就不快樂,貪求多而欲海難填,永久不能滿足,這樣是錯誤和痛苦的人生。

【後集○八八】

 神酣布被窩中,得天地沖和之氣;味足(艸黎)羹飯後,識人生澹泊之真。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凡俗差別觀,道心一體觀

 天地間山河草木等等萬物,和人世家庭引起的喜怒哀樂等等情感,乃至於世間裡一切事物的利害得失。如果用普通人的眼光來觀察,確實是千頭萬緒紛亂不堪。但若以悟道者的眼光來觀察,則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是常住的實相。萬物一律平等,並無彼此的分別,並且不必對他們有什麼取捨或憎愛。

 古書說:「人心唯危,道心唯微;唯精唯一,允厥執中。」人對於萬物有差別心是人為物欲所役使,是一條危險的道路。而明道之心是觀察入微,得天地的妙理,不為幻相之物欲所迷惑;天地之道是在於精一,我們在虛實真幻之間,亦唯有明其精一執其中道,才不至有過猶不及之虞。

 【後集○八七】

 天地中萬物,人倫中萬情,世界中萬事,以俗眼觀,紛紛各異,以道眼親,種種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真不離幻,雅不離俗

 黃金是由礦裡挖出來的,白玉是由石頭裡面生出來的。離開了幻化的世法 就沒有真如的實相可言,除開了生死也就沒有涅槃。

 永嘉大師說:「幻化之空身,亦即是法身。」如此說來,真即是幻,貴賤不二,絕不是什麼另外的東西。晉朝的竹林七賢,飲酒遁世,每天都在醉鄉,自稱體會了老子之道,更有人入武陵桃花源去求仙。

 雖說是風雅高潔,到底不能免俗;人能在世俗,才真是有風雅高潔的妙趣。如果想要斷絕世俗去求風雅,結果仍然墜入俗道之中罷了。

 【後集○八六】

 金自礦出,玉從石生,非幻怎以求真;道得酒中,仙遇花裡,雖雅不能離俗。

 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徹見自性,不必談禪

 孔子說:「一簞食,一瓢飲,居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」這是他的本性澄澈,顯露真如。即使餐嚼粗飯,渴飲清泉,他心中也是快樂無比的。

 又如南北朝的梁武帝蕭衍,他平日食素談禪,信道禮佛,但因心地沈迷,畢竟因惑於聲色利欲,最後不免因於侯景之亂,渴死於寺中。

 【後集○八四】

 性天澄澈,即飢餐渴飲,無非康濟身心;心地沈迷,縱談禪演偈,總是播弄精魂。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境恬淡,純慮忘憂

 佛家說:「萬物均有佛性。」萬物之性與天性是合一的。人的心都有一個真境,這也是由於人心是本乎天道。這一真境,不是由琴瑟絲竹音樂中求取,而是從恬淡愉快中自然得來的境界;不是由煙香茶味中得來,而是從清靜芳中自然發生。

 如果想要游於這種妙境,先要使本身的心念清淨,斷絕被現在的境遇所左右的機緣,忘卻一切思慮與分別。放寬身心,不固執於形體,就可以悠遊於這一玄妙的境界。

 老莊謂「清淨無為」,古人所謂「放蕩形骸之外」,都是悠遊這一妙境的法門啊!

 【後集○八五】

人心有個真境,非絲非竹而自恬愉,不煙不茗而自清芬。須念淨境空,慮忘形釋,纔得以游衍其中。

 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然得其機,造作減趣味

 「巧奪天工」,這句話是形容人為的技巧比得上天然的造化,但還不能說是勝過天然。以自然造物之妙誠然是不可思議,到底人為的力量是勝不過天然的。凡事不用人為成分在內,只要適合於自己的心意,自己就認為很滿意。所謂「順其自然」,不必勉強。凡物由天然而成長,總比施以人工的要玄妙得多。若其中加上少許人為的成分在內,加以人工的調停與佈置,反而失掉物的真趣了。

 唐朝白樂天詩:「意隨無事適,風逐自然清。」真是值得回味啊!

 【後集○八三】

 意所偶會便成佳境,物出天然纔見真機,若加一分調停布置,趣意便減矣。白氏云:「意隨無事適,風逐自然清。」有味哉,其言之也。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不為念想囚繫,凡事皆要隨緣

 人想卻除妄念偏偏除不去,越盡力想求著沒有念頭和沒有意想,念頭和意想反而越來越多,總是不能達到無念無想的境地。斷除妄念絕不是勉強可得的,必須自然而然的達到無念無想,才算是真正的斷除妄念。

 怎樣才能作到自然的無念無想呢?不外是前念不滯和後念不迎。所謂「前念不滯」就是凡事要過而不留。所謂「後念不迎」,就是不動未來的妄念。人生好像行路與登山,所謂:「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。」只要一步一步按部就班走去,自然水到渠成,切忌瞻前顧後徘徊停留。總之,吾人求其無念如登山行路,是要隨緣作現在的事,漸漸的就入於無念之中了。

 【後集○八二】

 今人專求無念,而終不可無。只是前念不滯,後念不迎,但將現在的隨緣打發得去,自然漸漸入無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毀譽褒貶,一任世情

 俗語說:「看破世事驚破膽,識透人情冷透心。」飽經世故的人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,一任世態炎涼,人情變幻,他已經看破世事,識透人情,所以不管世事人情的翻雲覆雨,他都無動於衷,認為不值一顧。體會到人情深處的人,對於世間一切毀譽褒貶都不動心,任憑人呼牛喚馬揮之即來驅之便去,一點也不加以反抗了。

 春秋戰國時代,有一位名叫蘇秦的人,他曾在鬼谷子處學習到辯術,然後周遊列國,想把他所學的發揮出來。沒想到各國的諸侯都不賞識他,致使他把車馬僮僕都賣了,垂頭喪氣的回到家中,家裡的人都看他不起,連妻子都在機架上織布不下來接他。

 蘇秦在家中埋頭讀書揣摩辯術,後來又到各國游說成功。當他衣錦榮歸的時候,他的父母都親迎到門外,嫂嫂還跪在地上迎接他,蘇秦嘆惜著說:「當年我失敗回家均不把我當人看待,現在我榮耀還鄉,嫂嫂跪著接我,人情如此寒薄,真使人慨嘆哪!」

 這一個例子可知家庭尚且如此,何況一般的世道人心呢!

 【後集○八一】

 飽諳世味,一任覆雨翻雲,總慵開眼;會盡人情,隨教呼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欲望雖有尊卑,貪爭並無二致

 古時候戰爭用兵車,大國有千輛以上稱為「千乘之國」。崇尚節義的烈士,縱然把千乘之國給與他,他也可以讓之而不受,因為他重的是名。貪利的人一文錢也在所必爭,因為他重的是利。

 人類的品格,竟有天上和地下的區別,只是他們原始俱來好名與好利的心別無二致。天子經營國家每日焦思苦惱,乞丐為一碗殘菜剩飯竭聲呼號。他們的身分地位有著貴賤霄壤的懸殊,而他們的焦思苦惱一點也沒有兩樣。在天子之位當然不必親自奔走於事物,旁人看見他是快樂的。但是,以貴為天子之身夜夜不得入夢的苦心焦慮,又有何人知道呢?人能達觀一點,自然一切就少有罣礙,就沒有什麼絕對的是非與分別心了。

 【後集○八○】

 烈士讓千乘,貪夫爭一文,人品星淵也,而好名不殊好利;天子營家國,乞人號饔餮,分位霄壤也,而焦思何其焦聲。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世出世,真空不空

 佛教說真空而妙有。《般若心經》說: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」天地萬物各種形相的歷然顯現,實在是因為諸種因緣而顯現的色相,原來本無實體。比方說,一間房屋是用土木竹石等物質構合而成。本來沒有所謂這「家」的實體,既無實體就不能不說是「空」了。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,人類的肉體本由地水火風和合而成了五尺之軀。地水火風一經分散,就立刻會滅亡。這豈不是空的跡象嗎?所以說:「色即是空。」然而另一方面,雖然說是空,但明明白白的眼前顯現了自身,怎能說那是空而無有呢?所以又說:「空即是色。」如此萬有莫不是空,空也即是萬有。明白這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的道理,就不可不把這空有圓融無礙的應用起來。   

 「空」、「有」很容易偏於一端。所謂「真空」並非離開有的「空」,是色即是空的「空」,而不是像偏空是什麼也沒有的虛無。執著於萬物的形相,而認為有其實體的當然與真理不相契合;如果破形相而墮入虛無的偏空,也是違背了真理。要是偏於空與有任何一方面,都是違反真理的邪見。世尊怎樣解釋這個問題?那就是「在世而超世」,這就是佛教最上乘的教義。

 其次,放縱人欲是一件大苦惱,但完全絕棄人欲也末嘗不是苦惱。比方說觸著火焰會被燒死,但背棄了火也會凍死。因此,最好是不觸不背而善為運用。同樣的道理,縱人欲陷入於著相,絕棄人欲墮入到破相。都不免於苦惱,最好不執著也不破壞,善自修持,由微入漸而倍得其中妙處。

 【後集○七九】

 真空不空,執相非真,破相亦非真,問世尊如何發付?在世出世。徇欲是苦,絕欲亦是苦。聽吾儕善自修持。

 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森羅萬象,夢幻泡影

 天有四時是春夏秋冬,人也有四時是生旺衰亡。古時以秋氣肅殺白帝行權,樹木花草到了秋天,被寒霜所踐,枝葉凋落花萼枯萎。這比之於人一如中年已過。漸漸邁入衰老。

 俗語說:「月過十五光明少,人到中年無後成。」人世的榮華富貴只不過短短的幾十年光陰,等到死後蓋棺,則一切子女錢財都於我無用。所以有人主張:「兒孫自有兒孫福,不與兒孫作馬牛。」這是看破了世事的說法。人能夠常作存此想,就可以減少貪欲的私情,也不致起爭名奪利的念頭了。

 【後集○七八】

 樹木至歸根,而後知華萼枝業之徒榮;人事至蓋棺,而後知子女玉帛之無益。

 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見微知著,守正待時

 秦朝末年陳勝起兵於農家,反抗秦朝的暴政,雖然後來事敗被殺,卻留名千古,萬世流芳。他在少年的時候和其他少年一同鋤地,大家都笑他。他說了一句大話:「燕雀安知鴻鵠志。」他後來果然起兵抗秦而成功。

 以鳥來比人所謂「伏久者飛必高」,以花來比人所謂「開先者謝獨早」。陳勝起兵最先亦是先行失敗的一人,漢高祖劉邦起兵最遲年齡亦晚,可是成功最大,先滅秦而後滅楚,造就了漢朝四百年的基業。以人比物雖不盡恰當,但參之人事窺以天道,離道就不遠了。

 是以成功的遲早,凋謝的先後,雖是人事的努力,其中卻有天道的存在。又何必斤斤於蹭蹬之憂呢?

 【後集○七七】

 伏久者飛必高,開先者謝獨早;知此,可以免增蹬之憂,可以消躁急之念。

 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野趣豐處,詩興自湧

 灞水是在陝西省西安府藍田縣北到咸寧縣和渭水會合的一條河。鄭綮(字叫「蘊武」)在唐昭宗乾寧年間官拜相國,他善於作詩。有人問他說:「相國最近可有新詩嗎?」他說:「詩興在灞橋的風雪之中,這裡怎能得到?」另有一位詩人賀知章是永興人,在開元年間官拜侍郎兼集賦殿學士,天寶初年他做夢夢到仙宮去遊玩,因而有所感悟,自己請求作了道士,告老還鄉在鄉間蓋了一座廟叫「千秋觀」,又請求朝廷把周官湖數萬頃方圓的水塘作為放生池。於是,唐明皇下詔賜給他《鏡湖》、《剡川》兩首歌曲。

 誠如鄭綮所說,詩歌的思藻不在瓊林瑤樹金殿玉樓之間,而在風雪之日騎驢過灞橋之處。此時如果微吟詩句,則四方的林岫廣闊浩然,有不可言喻的壯麗景色。因此風流清興,不在珠簾畫棟酒池肉林之中,而在唐明皇賜給賀知章的《鏡湖》一曲。在這種地方一個人獨行,眺望欣賞不完的天然美景,再也沒有比這更美的事了。

 總之,詩思雅興不在於富貴顯榮之處,而在於脫塵超世之地。

 【後集○七六】

 詩思在灞凌橋上,微吟就,林岫便已浩然;野興在鏡湖曲邊,獨往時,山川自相映發。

 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月開朗,水月無礙

 我們接觸任何事物的時候,心中如果不起一點物欲的私念,就好像冰雪遇到了日光和火焰,一切障礙都融化於無形了,因此不為物所動,自然不受物所害。

 其次,被事物所轉動的人,都是因為他心中有物欲。如果物欲不起,絕不會受物所轉動。這時候眼前自有一段空明,也就是不起塵念,心境豁然開朗。一切煩惱都雲消霧散,而心眼的光明對於任何地方都可照透。

 達到這樣的境界就恰似明月懸在青天之上,月影映照在河海之中,無礙自在,天地萬物莫不被無量燦發的光明所照破了。

 【後集○七五】

 胸中即無半點物欲,已如雪爐焰冰消日;眼前自有一段空明,時見月在青天影在波。 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徹見真性,自達聖境

 人被外物的欲念所困繫,自然感到人生是可悲的。反之,如果能徹見自己的真性,則心不為外物所累而悠遊自適,這時候就會感到人生是快樂無比的。孟子說:「役物而不役於物。」老子說:「人之大患在吾有身,及吾無臭則吾有何患?」道理在此。

 佛陀的精義,在於袪除煩惱,圓證無生。怎樣能夠袪除煩惱呢?那就要從徹見自己的真性上下工夫。真性就是天理,人能去人欲存天理,即能照見真性即見如來,然後達到圓證無生的地步。佛陀嘗說人生無常,又說人身難得。佛陀是在人中成佛,且在人中說教,足見佛並未否定人生,佛所以這樣做,乃是欲在人生當中以圓覺來證道,使人生達於無生的地步。吾人切不可以無生為否定人生。再者,人受了物欲的束縛,認為人生是可悲,唯其能悟得生的可悲,便可以消除妄想與我執。唯其知道人生的可樂,聖人的境地自然就可以現前。

 【後集○七四】

 羈鎖於物欲,覺吾生之可哀;0猶於性真,覺的吾生之可樂。如其可哀,則塵情立破;如其可樂,則聖境自臻。

 

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