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弄技巧,以拙為進

 老子說:「巧為拙之奴。」《焦氏易林》中有:「文巧舌敝,將返大質。」所謂「大質」就返巧為拙,這都是物極必反之理。

文章作到了極致,反而沒有話可說了。禪宗說:「悟了等於未悟。」就是這個道理。人對人對事,總應出於真摯的態度,和拙樸的言詞才好。古人的哲學認為巧者不堅而拙者永固,一件東西要是過巧過妙了,反而容易受外物所侵而破壞。

 【後集○九四】

文以拙進,道以拙成,一拙字有無限意味。如桃源犬吠,桑間雞鳴,何等淳龐。至於寒潭之月,古木之鴉,工巧中便覺有衰颯氣象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ydne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